重疾險是保險市場上最為復雜的保險產(chǎn)品之一,因此很難直接進行重疾險費率比較。為了大家理性分析、理性投保,文章先進行了重疾產(chǎn)品的分類,再給大家提供一個大致的方法進行重疾險保費率的比較。
一、重疾險產(chǎn)品的歸類
進行重疾險費率比較之前,先要將重疾產(chǎn)品歸類,一般而言,我們只會對同類產(chǎn)品進行比較;比如,拿消費型重疾險和終身分紅型重疾險簡單粗暴的比較保費高低,是不具有意義的。
不過,如果都是終身保障型重疾險,則可以通過保障保費比來進行重疾險費率的比較,而不論是消費型、返還型、不分紅型還是分紅型等終身重疾險產(chǎn)品等。
但這種比較也僅限于單次重疾賠償產(chǎn)品,不能用保障保費比在單次重疾產(chǎn)品和多次重疾產(chǎn)品之間進行比較,因為這樣比較對于多次重疾產(chǎn)品顯失公允。
補充知識點:關于單多次重疾保障產(chǎn)品
單次重疾保障產(chǎn)品是指:不論輕疾/早期疾病是否進行過賠付,一旦罹患受保重疾,賠付完后,保單結束;目前部分單次重疾保障產(chǎn)品會提供特種疾病比如癌癥的額外兩次賠付。
多次重疾保障產(chǎn)品是指:不論輕疾/早期疾病是否進行過賠付,一旦罹患受保重疾,賠付完后,保單繼續(xù)有效,并在未來繼續(xù)對重疾、輕疾/早期疾病進行賠付。
回歸正文,為了追上醫(yī)療通脹,從而使得重疾保障成為真正的財務困境解決方案,香港的重疾險絕大部分都是終身分紅型;而內地的重疾險則極少分紅型,有的話也是費率極高(比如太平洋的金享人生)。
二、重疾險費率比較
下面,我們就采用保障保費比的方法,來對香港的終身分紅型重疾險和內地的終身重疾險進行大致的費率比較。
最近兩三年來,內地大部分重疾險都推出了所謂輕疾不降低保額的產(chǎn)品設計,這個設計對客戶是否公平,見仁見智:
a)如果首先罹患輕疾,那么輕疾賠償責任得以體現(xiàn);
b)但如果首先罹患嚴重疾病或身故,則按照保額賠償,保單結束,輕疾賠付責任也終止。
我們再看看香港與內地的重疾險費率對比:
1、香港保險產(chǎn)品的總賠償責任為保額(不包括額外癌癥賠付之責任)加上非保證之分紅,即:必定全部兌現(xiàn)之賠償責任(盡管分紅為非保證,但不論先罹患早期疾病還是先罹患重疾/身故,分紅都會全部獲得兌現(xiàn),比如,若罹患輕疾/早期疾病,會賠償保額的20%以及分紅的20%,剩余的保額和分紅繼續(xù)保障客戶;若罹患重疾,會將剩余保額以和剩余分紅全部賠付給客戶);
2、太平洋的金享人生的總賠償責任也是保額加上非保證之分紅,即:必定全部兌現(xiàn)之賠償責任(盡管分紅為非保證,但不論先罹患早期疾病還是先罹患重疾/身故,分紅都會全部獲得兌現(xiàn),比如,若罹患輕疾/早期疾病,會賠償保額的20%以及分紅的20%,剩余的保額和分紅繼續(xù)保障客戶;若罹患重疾,會將剩余保額以和剩余分紅全部賠付給客戶);
3)而中國平安的平安福(2018)以及華夏保險的?!翗涞目傎r償責任則等于保額(即重疾賠償責任)加上輕疾賠償責任,由于輕疾責任不一定會獲得兌現(xiàn)(比如一旦罹患重疾或身故,輕疾責任即告終止),因此,這種總賠償責任實際上是未必會全部兌現(xiàn)之賠償責任!
注:常青樹在80歲后的保單周年日按照已繳總保費給付祝壽金,我們將該祝壽金納入常青樹的總賠償責任,因此,常青樹在80歲后的總賠償責任保費比會增加。
更多保險問題,咨詢專業(yè)老師快速解答
進入微信搜索微信號:YKJ6060(點擊復制微信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