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借借,買買買
買買買,借借借
如此反復(fù)……
花唄、微粒貸、白條、各大銀行信用卡,每月還貸日一片哀嚎……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不少年輕人的消費,陷入了這樣一個死循環(huán)里。
來啊?快活啊?反正有大把時光?
來啊?愛情啊?反正有大把愚妄?
來啊?流浪啊?反正有大把方向?
來啊?造作啊?反正有大把風光
歌詞里的世界,唱得人心蠢蠢欲動;
然而,造作之后,是這個世上最深的深淵!
信用卡881億逾期!過度消費正在摧毀年輕人的生活!
中國人民銀行發(fā)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數(shù)據(jù)顯示,信用卡逾期半年未償信貸總額高達880.98億元,環(huán)比增長16.43%。
而8年前的2010年,這個數(shù)據(jù)還不過是76.89億元。
8年之間,翻了11倍以上,相當于現(xiàn)在一個月的的逾期總量,就能趕上8年前一年的總量,變化之大,令人咂舌。
央行發(fā)布的《2018年第三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
日前,據(jù)華爾街早餐報道,匯豐銀行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90后的負債額是月收入的18.5倍。而在已經(jīng)工作的90后中,人均負債12萬+。
而據(jù)螞蟻金服和富達國際8月份共同發(fā)布的2018《中國養(yǎng)老前景調(diào)查報告》顯示:18-34歲的年輕人,平均月儲蓄只有1339元。
貧,似乎是年輕人最顯著的標簽。
毒廣告橫行,瘋狂助推消費主義
對商家來說為了利益,它們往往不擇手段,甚至不惜攪亂整個社會的價值觀,毀掉整整一代人,也在所不惜。
轟然間,消費主義觀念突然橫行,正在掃蕩著全社會。
且不說那句殺人誅心的:
“你舍不得買那些漂亮、好看、具有品質(zhì)感的東西,是因為潛意識認為自己配不上它們?!?/blockquote>暗示你,不無腦買,就是低級、low!
也不說那句別有用心的:
“婦女能頂整片天,感謝咱們的新中國。男人擦淚不刷卡,那是萬惡的舊社會?!?/blockquote>赤裸裸將“女權(quán)主義”和消費掛鉤,煽動人們的欲望,掏自己的口袋,賣他們的產(chǎn)品。
更不用說那句莫名其妙的:
“沒有一個姑娘會因為買買買變窮,尤其是漂亮的姑娘?!?/blockquote>仿佛那些被債務(wù)纏身的人們,不是因為買買買變窮的一般。
單只說那句心機暗藏的:聰明的女人,舍得為自己花錢。
悄無聲息,將自己的營銷和人的智商聯(lián)系在一起,暗示你不買買買,等于智商低。
更何況那句明目張膽的:心情三分靠打拼,七分靠shopping。
心情不好那就買吧,有沒有用無所謂,反正商家有的賺,管你死活呢。
還有那些毫無邏輯的:“娶老婆,一定要娶會花錢的那種”;“不給你買YSL的男孩,不配說愛你”
至于“花唄”、“借唄”、“白條”這些居心叵測的命名,就更是為傳達輕佻膚淺、隨心所欲、不負責任的價值觀,不遺余力了。
它們在瘋狂的煽動人們無腦消費,甚至將消費與身份、階級、品味、智商、愛情、親情統(tǒng)統(tǒng)聯(lián)系在一起。
仿佛不消費、不花錢,你就十惡不赦、傷天害理,消費、使勁花錢,哪怕是借貸、哪怕是裸貸,哪怕是賠上一生,你都是光明正大、前途無量的。
這哪里是有毒、毀三觀,這分明是用心險惡。
為了掏空你的口袋,他們不僅不要臉皮,連智商都不要了。
尤其是某金服的一條廣告《年輕,就是花唄》,更是讓人無語。
視頻里,三個年輕人,因為借貸,一個買了心愛的高檔汽車,一個四處旅行、一個借錢創(chuàng)業(yè)了,個個光鮮亮麗,最后一句廣告詞收尾:活成我想要的樣子。
仿佛幾千元、一萬元的借貸,就能讓你買一輛高檔汽車、就能讓你全國各地到處浪、就能讓你創(chuàng)業(yè)成功一般。
這實在是莫名其妙。這些廣告,他們自己信嗎,他們可能都覺得想吐。
作為互聯(lián)網(wǎng)大數(shù)據(jù)巨頭,他們完全知道花唄、白條的錢都去哪了,但他們依然在赤裸裸的洗腦,宣揚消費主義,莫名其妙的和創(chuàng)業(yè)、旅行、人生掛鉤,掏空你的口袋,做自己的生意。
可怕的是,這一個個劇毒的廣告,已經(jīng)成了很多年輕人的價值觀,為他們創(chuàng)造了一個個美好的幻象,虛無縹緲的空中樓閣。
但當幻象破滅時,是800多億的信用卡逾期,就是幾百萬、幾千萬的年輕人被掏空的口袋,是深陷消費貸深淵無法自拔,走向輕生的無數(shù)生命。
據(jù)阿里發(fā)布了《2017年輕人消費生活報告》,數(shù)據(jù)顯示:
中國近1.7億90后中,開通花唄的人數(shù)超過了4500萬,如果沒有信用分限制,可能會更多。
在購買手機時,76%的年輕用戶會選擇分期付款,也就是說,每10個購買手機的年輕人,有將近8個都選擇了分期付款,超前消費。
?近四成90后把花唄設(shè)為支付寶首選支付方式
你的未來,只能你自己負責
營銷,正在把幸福的標準調(diào)得越來越高,但全盤接受的你,只會越來越不幸福。
總有人說,我的錢都花在了自己身上了,又沒有浪費,你憑什么說我。
沒有人能夠說你,也沒有人愿意說你,當這些不切實際的東西毀了你的未來,毀了你上升的道路時,只有你自己能夠承受。
要知道,一旦信用預(yù)期,那些催債公司會把電話打到你的父母、同學、朋友,以及所有的親戚那里,讓你受盡恐慌和恥辱,從此再也抬不起頭。
有些人可能甚至因此抵不住壓力,走上了絕路。
今年1月,武漢理工大學的一名研究生突然自殺身亡,轟動全國。
他因通過向17個APP借貸,欠款多達五萬元,深陷借新還舊的深淵,無法自拔,最后走上不歸路,枉費了父母、國家、學校20年辛辛苦的栽培,留給這個世界一地雞毛,留給父母半生哀痛。
類似的事情,在全國可謂時有發(fā)生。
就像一位深陷消費貸的年輕人所說的:
“最初,我只是想買一部剛上市的iPhone
月還600,完全可以負擔得起。
后來想買的越來越多,
于是,只好開通了信用卡、花唄、借唄、各種網(wǎng)貸,
拆了東墻補西墻,分期不行就套現(xiàn)。
很快,我的工資就跟每月還款額持平了……”
我不敢考研,不敢辭職,只能一步一步向前。用房租和吃飯以外的每一分錢來償還透支的每一個明天。一時的享受和僥幸,固然是銷魂蝕骨般的舒爽,但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就如洪水出籠般狂飆,難以抑制,寅吃卯糧、透支信用的代價就是讓未來沒有未來。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過度消費只會給你的人生帶上枷鎖,從此再無翻身之地。適度消費,才是你一生幸福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