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認知世界里,信用卡是一種銀行謀利的工具,而不是持卡人用來賺錢的工具。從消費的角度來分析,信用卡的確可以帶來一定的方便,但是卻刺激了人的消費欲望。以往沒有信用卡的時期,人們想買大件物品大多會選擇攢錢的方式實現(xiàn)購買,信用卡的出現(xiàn)使得“先享受,再還債”的思維日益擴散,恰是滿足了手頭緊的消費者而吃香。
沒有消費節(jié)制想法的人,可能會因為這個“方便”變得狂刷、日日刷、月月刷……并且會有很多借口說服自己刷卡,“不刷就扣年費了啊”、“不刷我辦這個卡干什么”、“先刷無形的錢,工資卡上的錢還能多留一段時間”……
再說銀行為了刺激刷卡而產(chǎn)生的積分,說實話刷了無數(shù)次卡、花了數(shù)不清的錢換來的積分卻只能兌取一個價值不過幾百塊的禮品。劃算嗎?再拿到網(wǎng)上去賣,這種商家贈送的禮品,能價值幾何?能抵得過因為刷卡要惦記還款日、計算怎么省去利息而消磨掉的心智嗎?筆者可不想因為幾毛錢的蠅頭小利而疲憊不堪。更何況與儲戶地位根本不公平的銀行打交道,真的能從鐵公雞身上拔下來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