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險的種類多如繁星,所以想要用一些簡單的直觀的方式來進行重疾險的費率比較是比較困難的,那么作為保險小白或者初涉保險市場的消費群體應該如何做對比呢?
重大疾病險費率" width="600" height="400" title="重大疾病險費率" style="width: 600px; height: 400px;">
為了大家理性分析、理性投保,我們今天給大家提供一個大致的方法進行重疾險保費率的比較。
一、重疾險的歸類
文章在進行重疾險費率比較之前,先簡要將市場上現(xiàn)有的重疾產品種類進行歸類。
為什么這么說,我們都知道做對比如果對對比兩者之間的關系不明確的話是沒有意義的,比如扁擔更長還是板凳更寬?所以我們先一起簡單看看:
1、都是終身重疾保障的:我們可以看看消費型、返還型、分紅型等產品之間的費率比較;
2、都是單次賠付性的重疾產品:我們可以看看消費型、返還與否之間的對比等。
比如說,為了追上醫(yī)療通脹,使得重疾保障成為真正的財務困境解決方案,香港的重疾險絕大部分都是終身分紅型;而內地的重疾險則極少分紅型,有的話也是費率極高(比如太×洋的金×人生)。
二、費率比較——保障保費比的方法
下面,我們就采用保障保費比的方法,來對香港的終身分紅型重疾險和內地的終身重疾險進行大致的費率比較。
最近兩三年來,內地大部分重疾險都推出了所謂輕疾不降低保額的產品設計,這個設計對客戶是否公平,見仁見智:
a)如果首先罹患輕疾,那么輕疾賠償責任得以體現(xiàn);
b)但如果首先罹患嚴重疾病或身故,則按照保額賠償,保單結束,輕疾賠付責任也終止。
以平×福(2018)為例,假設保額100萬人民幣,那么,每次輕疾賠償責任為保額的20%即20萬人民幣,最多提供3次輕疾賠償,因此,總賠償責任為保額×160%,即160萬人民幣:
a)如果首先罹患輕疾,保險公司賠付20萬,若罹患三次輕疾,保險公司一共賠付60萬輕疾賠償;若再次罹患嚴重疾病或身故,保險公司再賠償100萬;也就是說,保險公司的總賠償責任160萬都獲得兌現(xiàn)
【請留意:平安福(2018)有一個新的條款,即,70歲前每獲得一次輕疾賠償,重疾賠償額外增加20%,最高可增加60%,這個新條款是平安福(2018)最大的亮點,但由于這些都是特定條件下的賠償責任,為了公平比較,我們暫不將這部分額外賠償責任納入總賠償責任】;
b)但若首先罹患嚴重疾病或者身故,保險公司賠償100萬,保單結束,輕疾賠償責任自然也終止了,這種情況下,總賠償責任160萬元中,只有100萬(即保額)獲得兌現(xiàn),即:總賠償責任只兌現(xiàn)了5/8,沒有完全得以兌現(xiàn)。
但如果直接將保額設計為160萬,并將每次輕疾賠償比例設計為20萬/160萬=1/8,那么,無論是先罹患嚴重疾病或身故,還是先罹患輕疾,保險公司都要承擔160萬的賠償責任,而不是在有的情況下是160萬,有的情況則是100萬。哪個設計對客戶更有利,一目了然!
到這里,我們知道,為了大致進行比較,可以按照相同的總賠償責任進行比較,即:
香港的重疾險加×倍安保(加強版)以及太×洋的金×人生的總賠償責任直接按保額×100%計算;平×福(2018)的總賠償責任按照保額×160%計算;華夏的常×樹的總賠償責任按照保額×175%計算);
而且為了更真實具體的反映保障效率,我們會計算不同年度的總賠償責任保費比(=總賠償責任/已繳總保費):
最后,我們以30歲男士(非吸煙),總賠償責任112萬人民幣為例。即使是終身分紅型的重疾險,即使按相同的總賠償責任來算,香港保險的加×倍安保(加強版)的保費也和不分紅的平×福(2018)附加惡性腫瘤疾病保障之保費差不多,但常×樹的保費則最低。
更多保險問題,咨詢專業(yè)老師快速解答
進入微信搜索微信號:bx33358(點擊復制微信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