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批大學生將踏入高校的門檻。大學生信用卡透支及理財并非新話題,但年年市場有變動,理財思路也要與時俱進。
無論是對送兒子進京讀書的周先生家來講,還是對留女兒在身邊讀大學的龍先生家來說,盡量將預備的教育金多元投資,多買銀行理財品、黃金、債券基金等風格穩(wěn)健的產(chǎn)品,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而對廣大大學生來說,無論就讀的城市在哪里,“節(jié)流”第一,“開源”第二,建議關(guān)注“教育儲蓄”、余錢多買貨幣基金,“意外之財”則可去資本市場嘗試與學習。
案例:上大學第一學期準備多少錢合適?
廣州周先生家的兒子19歲,9月即將去北京讀書,建筑類專業(yè)。周先生夫婦都是普通公務員,年薪合計約22萬元,夫妻都是47歲。第一學期為小周準備了4萬元。請問這個數(shù)額是否充足?
市民龍先生也有相關(guān)疑問,他女兒18歲,考取了天河區(qū)的一家知名高校,財會類專業(yè),9月即將入校。龍先生45歲,是一家大型國企的技術(shù)工人,太太42歲,是一家商場的售貨經(jīng)理。夫妻年收入在12萬元上下。按照學校規(guī)定,小龍必須住校。但平時可以經(jīng)?;丶页宰?。請問該如何準備女兒的大學費用?
對比與分析:
孩子在國內(nèi)就讀大學的家庭,教育支出的差異不會太大。案例中兩個家庭都屬于工薪一族,主要區(qū)別為,一個就地“準走讀”,另外一個異地住宿就讀。家有孩子讀大學,家長需關(guān)注以下幾個變化:1.通貨膨脹之后,大學生月支出的變化;2.有什么類型適合大學生理財?shù)男庐a(chǎn)品推出?3.近期投資市場的新變化,每年適合購買的產(chǎn)品有何區(qū)別?
實際建議:
家長該如何理財?
專業(yè)不同,教育金預備有一定差異
1.小周在北京讀書,根據(jù)當?shù)氐纳钏?,月生活費用約為1200元;但由于小周就讀的是建筑專業(yè),平時需要投入較多的繪畫材料、書本費用,建議周先生夫婦以1500元每月的標準準備生活費。建筑學一年的學費較貴,在12000元以上;小周每年的預備支出應在以下水平:
生活費1500×12元+住宿雜費2000元/年+學費12000元=32000元
周先生夫妻準備4萬元,遠遠超過這個水平,但不建議一次性匯給小周。
與之相比,小龍在廣州讀書,在生活費用方面確實可以小有節(jié)約,經(jīng)常在家吃住,每月花費一般只有800~900元,但小龍是女孩子,穿戴上支出多一些,可以提高到1000元的標準。而她讀的是財務專業(yè),每年的學費一般只有五六千元,總體花費如下:
生活費1000×12元+住宿雜費2000元/年+學費6000元=20000元
2.對于小周來說,建議按學期給小周匯錢(不建議攜帶過多現(xiàn)金往來)。對于下一個學期的資金,可以提前預支,按照2013年的現(xiàn)狀,1萬元上下的資金,比較適宜投資債券型基金,長期來看,有望取得較高收益。
而對于2~3學年的支出,也不建議存在“定期”里貶值,6萬~7萬元的資產(chǎn),比較適宜購買5萬元的銀行理財產(chǎn)品、且逢低買入1萬~2萬元的實物黃金。
對于小龍來說,學校就在家門口,父母不妨按月或按季度發(fā)放生活費。對于半年內(nèi)預備支配給小龍的其他資金,龍先生夫婦不妨存在貨幣基金賬戶,提高資金效率。而對于未來2~3年時間的預備支出教育費,也建議龍先生夫妻優(yōu)先考慮投資債券型基金與銀行理財產(chǎn)品。
大學生該如何理財?
除了父母的資金外可做投資
1.可以辦理信用卡,但一定要設(shè)立密碼、嚴格管理,并且謹慎透支、及時還款。如小周、小龍這樣的大學生,信用卡每月的實際透支額度不宜超過最高透支額度的三分之一,并且,也不宜超過每月生活費的70%的限度,比如小周每月的生活費為1500元,實際透支額應在1050元之下。
2.建議小周關(guān)注與享受“教育儲蓄”,根據(jù)國家優(yōu)惠政策:教育儲蓄最高額度是2萬元,利息收入是免 20%的利息稅的??梢詫⑦€結(jié)余資金存在這類賬戶中,增加利息之余,可以提高理財能力。
3.對于小龍來說,雖是按月、按季度收取生活費,卻也并非無財可理,也一定要建立自己的銀行賬戶,結(jié)余資金可有兩個投資方向:一是購買貨幣基金,二是投資紙黃金、紙白銀,既可以提高資金收益率,更可以學習投資市場知識,也與小龍的財務專業(yè)學習息息相關(guān)。
4.除了父母拿出的資金,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還會有些外來收入,比如參加學校社團工作的報酬、壓歲錢等,建議用這部分資金開始關(guān)注股票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