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阿里已經(jīng)上演很多年的紅包大戰(zhàn),內地人對微信和支付寶的角逐已經(jīng)司空見慣,但是在香港等地區(qū),支付寶和微信的使用率沒有那么普遍,反而是儲值卡是人們通勤購物的常用支付工具。
今年,騰訊和阿里都想占領香港的支付領域,試圖用微信支付或支付寶代替信用卡。為此,騰訊與阿里的又一場撒幣大戰(zhàn)在香港展開:
騰訊
微信支付在香港的促銷力度非常大。在2月份,騰訊子公司W(wǎng)eChat Pay HK對麥當勞每餐超過25港元的訂單提供10港元的補貼,還在中國農(nóng)歷新年期間發(fā)放了價值約1000萬港元的紅包。騰訊在發(fā)力香港支付領域,預計支出達3500萬港元。2月份微信在香港的注冊用戶上漲了44%。
阿里
2017年5月,阿里發(fā)布了支付寶香港版,頁面字體為繁體字。且使用支付寶的香港用戶能夠在各大節(jié)日,以及雙11、雙12期間享受很多優(yōu)惠。
2018年3月8日由阿里巴巴集團和和記電訊分別持有50%股份的支付寶香港公司,又推出了一項旨在推動移動支付在香港普及的特別活動。
在香港,微信支付輸給支付寶
據(jù)國際營銷信息服務提供商JD Power的調查顯示,雖然用戶可能很滿意微信支付,但在使用率方面它似乎輸給了支付寶。
這份調查顯示,在用戶滿意度方面,微信支付以微弱優(yōu)勢擊敗支付寶,在總分10分的情況下獲得了7.7的評分。但是在2371名受訪者中,只有8%的人使用微信支付。
相比之下,其中近30%的人都使用支付寶,在所有移動錢包中排名最高。
騰訊與阿里在香港支付領域的大戰(zhàn)還在進行中,雖然目前尚不能定論誰輸誰贏,但可以肯定的是,騰訊、阿里要想普及其旗下的支付方式,首先就要滲透香港的市場,預計香港將迎來支付領域的巨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