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群群內地客在香港海港城,排起長龍,炎熱的夏天,時不時見有人用紙巾擦擦汗……這一幕不只是為了購買Gucci、LV等奢侈品,還有的為了香港保險公司的保單,有人戲謔香港保險代理簽內地單簽到“手軟”。
雖然到香港買保險,很多人心存疑慮,不少媒體也大稱“地下保單”非法、無效,未來或存在理賠風險的告誡聲也不絕于耳,但據香港保險業(yè)監(jiān)理處統(tǒng)計,自2005年起,內地客新增保單保費總額從18.2億港元上升到去年的149億港元,增幅逾7倍;占比則由2005年的5%升至去年的16.1%。香港的保險業(yè)人士甚至預計內地客保單未來5年最高可達總額的四成,香港保險業(yè)將迎來“黃金五年”。內地人趨之若鶩,背后是什么原因在驅使?
與利益相關的最直接原因就是投保費用了,實例分析:30萬元保額10年繳費期 香港年繳保費比內地少31%。
內地客戶在香港主要購買的險種包括非投資相連和投資相連兩種,前者有人壽保障、儲蓄、分紅及健康醫(yī)療保障等保險。以2013年保單數(shù)目計算,非投資相連保單占約90%,投資相連保單占約10%。
從保險結構來看的話,大部分人赴港投保的主要目的還是保障型的保險。
以最普遍的重大疾病險為例,就職于國內某知名通訊公司的A先生,做了一份詳細的香港與內地同類型熱銷產品對比。
30歲的A先生,家庭美滿,事業(yè)正處于上升期。但是他剛剛有了小孩,考慮到自己是家庭最重要的經濟支柱,以及父輩們的一些經歷,A先生決定購買一份重疾險。作為精于計算的理工男,他很清楚,重疾險并不會使人生活改變,但是可以盡量使生活不被改變??紤]到當前的收入狀況以及其它的財務投資,A先生決定先為自己購買一份30萬元保額,受益人為妻子的重疾險,分10年繳,保障終生。
“對比內地某國有保險公司和香港某保險公司的同類型產品,我發(fā)現(xiàn)30萬元保額,分10年繳納的重疾險產品,內地公司每年保費需繳納16350元,香港公司則僅需11253元?!盇先生說,在香港購買保險所需保費要少1/3左右,這個最直觀的沖擊,讓他的心開始偏向了香港。
簡單來說,香港保險公司同類型產品比內地少三分之一的保費,卻實現(xiàn)了比內地保險公司更多的保額,如果A先生無重大疾病,活到80歲身故,則相對于內地的30萬元,受益人可以從香港保險公司拿到79.6萬元的賠付金。
最后,重疾產品的選購是否到香港購買,主要看您對保險的關注度和了解度,小編不建議單獨因為費用高低的原因而選擇到香港投保,擇你所需,選你所求,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更多保險問題,咨詢專業(yè)老師快速解答
進入微信搜索微信號:bx33358(點擊復制微信號)
相關推薦: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