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東西最怕貨不對板,明明賣家秀很吸引人,但拿到手上卻完全不是那回事。買保險也是一樣,自己一定要知道買的是什么,千萬不能被業(yè)務員牽著鼻子走。然而,密密麻麻的保險條款,里面每個字都認識,讀起來卻跟天書一樣,讓人頭大……今天教大家一個簡單的方法,4 步就能輕松看懂保險條款,不再擔心保險拒賠?
一、你的保險,都保了誰?
保險的本質(zhì)是我們跟保險公司簽訂的合同,說白了就是花錢買了幾十頁紙。然而紙上眾多復雜難懂的專業(yè)術(shù)語,普通老百姓想要看懂,首先得了解里面的 “人物關(guān)系”:
這里用一個簡單的例子,幫助大家理解:張大仁為妻子小花買了一份保險,約定如果小花不在了,兩人的兒子張小仁將拿到 100 萬賠償金。
在這個例子中,不同人承擔著不同的角色:
投保人:張大仁,即掏錢買保險的人。
被保險人:小花,即被保障的人。
保險人:保險公司,即收保護費的人。
受益人:張小仁,即拿賠償金的人。
保險條款就是一份產(chǎn)品說明書,梳理好里面的人物關(guān)系,才不會被繞暈。
二、保什么、不保什么,要搞懂!
很多人因為業(yè)務員的一句 “從頭保到腳”,就拍腦袋買了保險。等出事了,才發(fā)現(xiàn)貨不對板,錢也花了,保險卻賠不了。
其實出現(xiàn)這種情況,是大家根本看不懂這份保險保什么、不保什么……
1、這份保險,保什么?
保什么” 基本圍繞著 “病、老、殘、死” 這四件人生大事,我們只要抓取合同中的關(guān)鍵信息,看懂條款不是問題。
① 什么條款保 “病”?
生病和意外受傷都需要治療,要么看門急診,要么住院。保險中與病有關(guān)的保障如下:
直接說結(jié)論:
當看到 “住院費用保險金”、“門急診醫(yī)療保險金”,這份保險就是可以報銷醫(yī)療費用的,一般都是 醫(yī)療險。
也有的條款會多兩個字,叫做 “意外醫(yī)療保險金”,這種只報銷意外引起的醫(yī)療費,比如說摔傷骨折,一般 意外險 是保的。
如果看到 “疾病保險金”,說明得了對應的疾?。ㄖ丶?、中癥、輕癥),就能一次性拿到一筆賠償,這種就是 重疾險 。
② 什么條款保障 “老”?
每個人都有老去的一天,老去并不可怕,最怕的是沒錢養(yǎng)老。
當看到條款中帶有 “生存保險金” 或 “滿期保險金”時,你就該明白這份保險能讓你領(lǐng)錢。
這種能領(lǐng)取的保險,一般都是 年金險 或 兩全壽險,想了解更多,可以查看《四種理財型保險》。
③ 什么條款保 “殘”?
傷殘和重疾對人體的傷害同樣嚴重,重疾還有機會治好,但傷殘很多時候是一輩子的。
在保險中,當你看到 “傷殘保險金”、“全殘保險金” 時,說明殘疾達到某種程度,就可以賠一筆錢。
傷殘一般是 意外險 保障的,它分為 1 - 10 級,合計保障 281 種傷殘情況。
其中,10 級最輕,賠 10% 保額,然后逐級遞增 10%,1 級最嚴重,賠 100% 保額。
舉個例子:
小明買了 100 萬意外險,如果撞車磕掉 4 顆牙,屬于 10 級傷殘,可以賠 10 萬;如果被撞成植物人,屬于 1 級傷殘,賠 100 萬。
而全殘是最嚴重的幾種傷殘,一般由 壽險 保障,也會賠 100% 保額。
當一個人發(fā)生全殘,單純從財務角度來說,不會再產(chǎn)生收入,和身故差不多了。
④ 什么條款保 “死”?
生老病死是自然定律,“身故保險金” 就是保障死的,它一般分為兩種:
對于 壽險 來說,兩種身故都可以賠,而 意外險 只賠意外身故。有時候,重疾險也會附加身故保障。
有的人不明白,人都不在了,賠錢又有什么用?
其實每個人都不是獨立生存的,像我們這種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有責任照顧家里的老人和小孩。
雖然這筆錢自己用不上,但可以讓家人維持正常的生活。所以壽險有個很形象的比喻:
活著就是一臺印鈔機,倒下就是一堆人民幣。生是你的丈夫,死是你的 “錢夫”。
2、這份保險,不保什么?
除了保什么,不保什么同樣重要,不保的部分也叫 “責任免除”。為了引起注意,條款中的這些內(nèi)容,通常會加粗或標紅。
最常見的免責條款,有下面 7 種:
舉個例子,小明買了一份意外險,酒駕后發(fā)生的意外,保險公司是不賠的。
因為免責條款早就寫清楚了,而且從法律和道德層面來說,酒駕也不應該支持。
因此,不要盲目聽信代理人的夸夸其談,一定要仔細閱讀 “保什么”(保險責任)和“不保什么”(責任免除)這兩部分。
三、這份保險,怎么賠?
買保險就是為了轉(zhuǎn)移自己的風險,很多人關(guān)心理賠,是理所當然的。
保險公司賠錢的方式,有如下兩種:
費用報銷型:花多少報多少,報銷金額不超過實際花費。
定額賠付型:只要發(fā)生保障范圍內(nèi)的事故,就按照約定金額一次性賠償。
由圖可見,重疾險、壽險以及意外險的身故/傷殘,都屬于定額賠付型,買了多份是可以同時理賠的。
醫(yī)療險、意外險的醫(yī)療保障都屬于費用報銷型,比如買了 300 萬的百萬醫(yī)療險,實際醫(yī)療費用只花了 2 萬,那么最高只能報銷 2 萬。
四、3 個關(guān)鍵期,建議要搞清楚
保險條款里有很多關(guān)于時間的規(guī)定,普通人很難搞清它們的區(qū)別,建議大家重點搞懂 3 個關(guān)鍵期:
1、猶豫期:可全額退款
保險不是強買強賣,你掏錢買完后,保險公司一般會給你個一段冷靜考慮的時間。
這段時間就叫做 “猶豫期”,和我們網(wǎng)購的 “7 天無理由退款” 差不多。
猶豫期有多久?不同險種都有區(qū)別:
長期保險:像重疾險、壽險,猶豫期一般為 10 - 20 天。
一年期保險:像醫(yī)療險、意外險是沒有猶豫期的。
因此,買完保險后,要充分利用好猶豫期。如果你后悔不想要了,在這段期間內(nèi)能全額退款,也沒什么損失。
2、等待期:出險不賠
在生活中,我們買到手的東西立馬就能用,但保險有點不一樣,為了預防騙保、帶病投保等情況,很多產(chǎn)品都會設(shè)置 “等待期”。
在等待期內(nèi)出事,保險公司是不賠的。不同的險種,等待期也有所區(qū)別:
醫(yī)療險:一般在 30 - 60 天
重疾險/壽險:一般在 90 - 180 天
意外險:沒有等待期,一般在次日零點就生效
因此,等待期越短,對我們越有利。關(guān)于等待期,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可以點擊這里查看>>>
3、寬限期:得趕緊交錢
保費一般每年一交,但有的朋友由于工作繁忙或者暫時拿不出錢,導致沒法按時交費。
手機沒交費就會 “欠費停機”,但保費沒按時交,保險公司還是很人性化的,會給你一個“寬限期”。
大多數(shù)產(chǎn)品的寬限期為 60 天,如果在寬限期內(nèi)出險,保險公司也是會賠的;但過了寬限期還是沒交費,出險就不賠了。
因此,如果保費欠交,大家一定要在寬限期內(nèi)補交,這樣保障才不會失效。
五、寫在最后
很多人買件衣服都要逛一天商場,保險這種關(guān)鍵時刻可以救命的東西,更不能隨便亂買。
一份保險合同洋洋灑灑幾十頁,涉及到金融、醫(yī)學還有法律,普通人想要看懂,確實很難。但多掌握些技巧,坑總是能避免的。
更多保險問題,咨詢專業(yè)老師快速解答
進入微信搜索微信號:YKJ6060(點擊復制微信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