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保險已經(jīng)是在保險行業(yè)中屹立許久的老牌保險公司,也正因為“大牌”所有收公眾的關注度也更高。常有關于平安保險理賠問題的爆料出現(xiàn),小編就通過文章一一解答,撥亂反正吧~
一、重疾險理賠實例分析
1、案例
今年4月份的時候A女士買了一份平安保險,里面含有重疾這些的,當時也是跟一個親戚買的,每年是差不多7000塊錢,A女士今年45歲,12月份的時候去醫(yī)院檢查了乳腺癌前期,做了手術割了一個,總共花費不到5w塊錢。當時還說重疾手術可以做手術前理賠下來的,癌癥理賠是10w。
但A女士現(xiàn)在已出院半個月了,還沒有理賠下來,問保險的親戚就說在審核中,差不多都審核了20多天了吧。
2、分析
首先,乳腺癌的理賠一定是手術后賠付的;其次,手術后,把理賠需要的資料一次性交給平安柜臺。如果不是一次性交給平安柜臺,以最后一次時間為準。保險法規(guī)定,保險公司在收到齊全資料后的30日內作出審核:賠,還是不賠。
若賠的話,在10日內下達理賠款;
若不賠的話,下達【拒賠通知書】,并說明拒賠的原因。
A女士是在等待期后不久出險的,平安擔心帶病投保,不如實告知的情況,會啟動調查程序的,20天還沒賠,是正常的。
無論哪一家保險公司,理賠的關注點始終都在是否達到了理賠要求以及投保時有沒有如實告知兩大板塊上。
二、關于平安保險理賠團隊的運作
平安理賠隊伍的小伙伴常有被問到:你們會有理賠指標限制嗎?網(wǎng)上盛傳的說理賠多了會影響績效,是這樣嗎?還有人說,保險公司會考核理賠的數(shù)量,量多了就影響績效,KPI和理賠數(shù)量掛鉤等等。
孰真孰假,我們一起來一探究竟。
首先,關于理賠的限制指標一說,理賠多了會影響績效?
是的,績效會更好,因為工作量多嘛,不管是拒賠的案件還是賠付的案件,都一樣納入績效,也就是按工作量考核,不按理賠結論考核。
然后,我們最常聽到的話就是,有利于客戶原則,為客戶尋找理賠的理由……等等。假如客戶住院了,本次來申請理賠,只申請住院費用賠付,但是呢,經(jīng)過審核,發(fā)現(xiàn)客戶已經(jīng)達到重疾,那么平安的理賠團隊肯定是必須賠付的。相反,發(fā)生如上情況如果漏賠的話,要扣績效,直接影響平安員工的工資。
并不是所有的投保人都真正的對保險的理賠有深入了解,對于合同條款的定義,中癥輕癥的規(guī)范定義等等,大多人是模棱兩可的。這時,平安的理賠團隊是可以給您獲取最全面的保障的。
比如種種爭議,主動賠付是平安的服務特色,并且還在不斷在優(yōu)化的閃賠、智能化審核、信用理賠等等。
總之,平安公司是一家很注重客戶體驗的良心企業(yè)。
更多保險問題,咨詢專業(yè)老師快速解答
進入微信搜索微信號:bx33358(點擊復制微信號)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