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接觸了保險行業(yè)以來,經常在后臺收到不少朋友關于保險咨詢的私信。和這些朋友們聊多了才發(fā)現(xiàn),原來大家都“拖延癥”:原本打算著要買保險,結果做起功課來頭暈眼花,糾結一陣大半年過去了。也有朋友吐槽,雖然在奶爸這看到的保險性價比已經很高了,但是每個月能用來買保險的錢本來就不多,只有千元左右,依然不好給自己買保險。但既然都糾結了大半年了,何不在今日就消滅拖延癥、解決糾結,并跟大家聊一聊,這段時間的保險時勢是怎么樣的。
為什么我的保險這么難買?
大部分人,買保險遲遲難以下手,主要是他們沒有弄清楚自己的需求,因此在面對市面上眾多產品,他們無從下手,選不出來,或是盲目追求大公司的產品,望保費興嘆。事實上這需要我們回歸自身,定好預算和需求,然后從市面上挑選與我們預算和需求匹配的產品?;叵胍郧百I保險的時候,一開始預算也沒有這么多,也是先買了“上車款”的意外險和醫(yī)療險,然后慢慢配齊壽險、重疾險等等其他險種,同時也在這個過程中給太太和孩子逐漸配齊……一點點按需給自己配置保險,壓力就沒有那么大了。不過依然有朋友表示,買保險這事有點復雜,奶爸做了一張表格,總結了“保險4走”,希望能在“具體怎么買”這一問題上給大家?guī)韼椭?/p>
從確定預算,到定需求、保額,最后定產品,這樣的規(guī)劃思路是比較清晰的,雖然里面還涉及了許多細節(jié)問題。
怎么看待這段時間的保險時勢?
雖然按照剛剛的思路給自己配置保險,思路已經是比較清晰的了,但是買的過程中很多細節(jié)依然令人感到困惑:
體檢檢查出小毛病,還能怎么買?
百萬醫(yī)療險保額夠了,它們都有什么區(qū)別?
第一份保險買什么保險最好?
……
很多人可能從挑選第一份保險開始就陷入糾結,在四大險種間徘徊不定。
而且這段時間風向那么多,到底是應該抓緊時間上車還是觀望,這是個問題。
因為這段時間的一堆產品調整、下架,也是讓人摸不著頭腦,保險公司到底想干嘛?
實際上,正是因為價格戰(zhàn)打得白熱化,所以即便出新品也不會降價太多,反而是增加了不少額外的保障,甚至再把價格提高一點。
所以這段時間如果對于某些產品已經有比較詳細的了解,已經可以考慮規(guī)劃起來了。
而且醫(yī)療險、意外險、壽險、重疾險,這四種險種如果保障有缺失的話,還是建議大家先給自己配齊的。“四大金剛”組合起來保障才是最全面的。
畢竟每個險種都有各自的用途。
就第一份險種來說,可以優(yōu)先考慮醫(yī)療險或意外險,醫(yī)療險能作為醫(yī)保的補充,防止我們一病回到解放前,而意外險則是能很好地幫助我們對抗飛來橫禍帶來的風險。
最重要的是這兩個險種都不貴,很適合最為第一份保險購買。
提到醫(yī)療險很多朋友會很糾結,百萬醫(yī)療險,每個保額都在100萬元以上,保額達標了,接下來應該怎么選?
首先我們要明確,百萬醫(yī)療險屬于一年期產品,且市面上并不存在保證續(xù)保的醫(yī)療險,因此續(xù)保條件好不好,是衡量一款醫(yī)療險是否值得購買的重要指標之一。
好的醫(yī)療險會在合同中明確寫出“不因歷史理賠單獨加費或拒?!?,這樣我們不至于有“今年出險,明年無險可買”的困擾。一般來說醫(yī)療險價格相差并不大,選購時就選擇續(xù)保條件好,符合健康告知的買就好。
提起健康告知,不得不提到不少朋友的一個小問題:體檢出身體有小問題,還能買保險嗎?
要知道第一批90后都30歲了,絕大多數90后早已社畜多時,上班少動、下班應酬、加班熬夜已成為常態(tài),早早成為了“腹盒”型人才,身體難免有了小病小痛。
身體出了毛病,非標體投保時,就必須留意保險的健康告知,最好選擇可以智能核保的產品,這樣當場就能知道自己是否符合該保險的健康告知。
甲亢、甲減這類需要長期治療的疾病也有不錯的保險產品可買,哪怕是傳染病乙肝,甚至最常見但也很難找到合適產品的“三高”,奶爸都有做過相應的保險方案。
以上這些已經解決了一部分人的困擾,但每個人情況不同~
且因為近期重疾定義將會發(fā)生重大改革,《規(guī)范修訂版》對部分疾病的定義進行了優(yōu)化,也明確了診斷指標和保障范圍。
已經接到業(yè)內資深人士的消息,新的重疾定義首次引入了輕癥疾病定義,增加了輕度惡性腫瘤、較輕急性心肌梗死、輕度腦中風后遺癥,3種輕癥疾病。
這3種都屬于高發(fā)輕癥,按照目前的保險產品,輕癥的理賠甚至可以高達45%,其中有一些保險產品甚至會將這類輕癥按照中癥賠。
但是按照新的重疾定義來看,這3種輕癥賠付不得高于20%,對于消費者而言不算利好。
且《規(guī)范修訂版》還提高了甲狀腺癌的理賠門檻,甲狀腺癌或作為輕度惡性腫瘤,按輕癥來賠付。
因此,如果對心腦血管疾病保障或者癌癥保障有需求的小伙伴,可以考慮趁著現(xiàn)在618就買買買起來了~
預算不足怎么買保險最劃算?
在了解了保險配置的思路,掃清細節(jié)障礙以后,家庭保險方案就比較清晰了。
下面給大家展示一份比較科學的保險案例,手把手教大家,預算不足也能配出保障全面的保險方案。
以A先生家庭為例,假設30歲的A先生家庭年收入10萬元,此時A先生有了孩子,他和太太深感肩上責任重大,迫切需要給自己和小家的成員做好保障,那么A先生應該買保險呢?
A先生家庭年收入10萬元,那么考慮每年的保費在1萬元左右。
方案中A先生和A太太購買的險種大體相同,其中華貴大麥甜蜜家這款壽險一張保單可以保兩個人,最高可以獲得4倍賠償,保障很有特色,而且保費很低。
在預算不足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先將保額做低一些,比如A太太和孩子的重疾險基本保額只有30萬,等以后預算寬裕了再進行配置就可以了。
事實上按照這個方案一口氣全套買下來1萬元不到,保障已經很全面了。如果預算依然吃緊,可以考慮先從百萬醫(yī)療險開始配置,然后逐步配置齊就好了。
當然這個方案總體上來說比較簡單,想了解自己的家庭情況適合什么方案的,可以問問規(guī)劃師,現(xiàn)在問規(guī)劃師還會有618驚喜,更劃算哦~
總結
買保險說難不難,跟著“保險4步走”,按需按預算篩選出自己需要的產品區(qū)間,然后再考慮產品就好。
一點點逐步配齊能讓買保險更輕松,也更劃算。
除了希望能幫大家看清現(xiàn)在的局勢,也是希望大家都能在這段時間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保險產品。
更多保險問題,咨詢專業(yè)老師快速解答 進入微信搜索微信號:bx33358(點擊復制微信號)
相關推薦: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