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拖著拖著,可能就買不來了了……有不少朋友,雖然也認同保險理念,也想買保險,但真要到買的時候,往往下不了決心,以各種理由拖延。
我總結了下次理由,無非以下幾點:
1.總以為自己離風險很遠,沒有買保險的必要;
2.保險聽起來復雜,一時半會兒理不清怎么買;
3.現(xiàn)在沒有心儀的產品,暫時觀望;
4.保險挺貴的,暫時舍不得買。
不過拖延買保險真不是好習慣,下面幾種不利影響,大家很有必要了解清楚。
一、喪失資格
很多時候,當我們意識到需要保險時,往往會喪失投保資格。比如會因為超過投保年齡無法投保,此時,就算想多花錢也不能買保險了。
再比如身體健康問題,想花再多的錢,保險公司都不敢承保了。因為保險不是想買就能買的,首先客戶身體情況必須符合保險公司的健康告知。
下面看看某熱銷產品的健康告知內容:
只要患有上面任何一種病癥,那就不能直接購買保險了。
并且就算沒有明確患病,但隨著年歲增長,身體狀況如果出現(xiàn)問題,也有可能無法通過健康告知,乃至無法投保心儀的保險。
如下圖所示,就是某熱銷保險對被保人身體健康狀況的詢問。
所以說,保險還是要趁早趁年輕。
二、保費更貴
拿養(yǎng)老保險來說,每往后延遲一年投保,養(yǎng)老金收益率至少損失1%。
保障型保險一般情況是,每延后一年投保,增加投保成本約3%。當然延后投資成本或收益率減少需根據(jù)不同險種具體測算。
即便是同一款保險,在不同年齡購買,每年交的保費都是不一樣的。一般來說,年齡越大,保費就越貴。
下圖為某產品守衛(wèi)者 1 號,我們可看出不同年齡的保費:
對比明顯的是,在45 歲時所交的保費,竟然是20年時所交保費的2倍。但保障時間僅有一半。
事實上,大多數(shù)保險都是如此,越早購買,花費越少,保障時間更長,更劃算。反過來越晚買越吃虧。
三、人身安全無法保障
對于很多保障性產品來說,其實不單只是增加成本的問題,關鍵的潛在損失在于缺少的保險期間,如果萬一發(fā)生風險,就算再怎么后悔今后都是無法彌補的。
四、保額更低
由于年齡越大,生病及死亡的概率越高。保險公司往往會出于風控的考慮,逐漸降低最高投保額度。
以某熱銷產品旗艦版產品為例,40周歲前保額為50萬,到51-55周歲就只能有10萬保額。那么少的保額,在通脹嚴重的今天,很多問題都解決不了。
可以說,就算你肯花錢,也沒有保險公司愿意為你的人身安全買單了。
所以啊,拖延買保險,到最后真的挺吃虧的。所以要明白其中的利害關系,端正觀念,搞清楚自己到底需要什么,及早購買保險為好。
如果你覺得沒有適合自己的產品,那么可能是了解的產品還不夠多,可以多看看一些新出的線上保險。它們大多性價比很高,受眾人群也廣,總有一款會適合你。
正如一句話,我們永遠無法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個先來,很多人覺得自己不會那么倒霉,往往最后會被僥幸心理給害了,所以一定不能對風險麻痹大意。
更多保險問題,咨詢專業(yè)老師快速解答
進入微信搜索微信號:YKJ6060(點擊復制微信號)
推薦閱讀: